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高邑县东南关村民轶事

  • 月是故乡明
楼主回复
  • 阅读:9237
  • 回复:0
  • 发表于:2020/10/31 8:06:14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高邑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高邑县东南关村民轶事

摘自李小杏编著《东南关村志》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第十六章 村民轶事

东南关是个有名的文化之乡,重礼节,讲孝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赞叹、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点滴中折射出东南关人淳朴厚道、心地善良的精神风貌。

修海河

1963 年夏天的洪灾,华北地区受灾县市百余座,受灾人口2200 余万人。11 月 17 日,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1968年到 1972 年,华北地区工农兵总动员,海河上游修建了 30 多座水库,开挖拓宽了子牙河、永定新河等新河道,总长度 3641 公里,修筑防洪堤 3260 公里。到 1979 年,大规模工程基本完工,海河平安至今。

修海河工程不亚于历史上秦朝的修长城和隋朝的修京杭大运河。修海河持续 15

年,每个生产队出2—3 个人, 一年春秋两季。修河工地军事化管理,一个公社一个连,

一个村一个班,三、四个村一个排,每天早上 5 点急促的哨声和吆喝声会把你吵醒,还有刺耳的高音喇叭,唱起京东大鼓或革命歌曲,懵懵懂懂摸黑走到河槽,那小车装得前边看不见后边,驾起车不由得你不快,扒坡的把你送到扒坡器,一个接一个,一直干到吃早饭。中午、下午除了吃饭就是干活,没见人和人说话、嘻笑,一季两个月,衣服少有换洗,洗脸也是有数的。吃饭不拘数, 一斤干面蒸的棒卷一顿一个,有的不够还要再加两个饼子,吃玉米面饼子一顿能吃十四、五个,摸黑从河槽里爬上来钻进窝棚, 躺在草铺上,没人说话,一觉睡到哨音催醒。有人问起和谁睡在一起,大多数人记不得。

修海河那个年代那个年龄段的青壮年都去过,不敢去修河, 或者在修河时被退回,那是最丢人、最不光彩、最让人瞧不起的事情。修河苦累炼就了人的意志,上海河也是年轻人成为整劳力的标志。

修海河多数时间都是拉上小车步行走到工地的,据不完全统计,先后修过:岗南水库、白草坪水库、八一水库、黄壁庄水库、献县大梅庄、献县南河头,天津独流碱、潮泊河、北运河、宁晋大曹庄、大名县龙王庙、金滩镇等海河支流。1976 年唐山地震后又援修陡河水库。村民李双全曾 11 期修海河,期间任会计,管理员,李垂子任修理员。

光棍难

20 世纪 6、70 年代的生产队时期,人们一起下地劳动,一起开会活动,每天都会发生有趣的故事。

李小见中学毕业后在生产队当记工员,因有驼背之疾,25、 6 了没人给提亲,眼看同辈人谈婚论嫁,结婚生子,自己默默度日, 心里思忖,这一恍过去一辈子就完了,越想越觉得孤寂难耐。一天记完工随手在工本上写下“秋雨连绵身上寒,孤苦零仃老房间。谁人知道单身苦,过了一天少一天。看看张全马孟海,还有王狗史小彦。衣服破了无人补,躺在床上没人管。”

后来兑工分的社员见了在地里传开,小见的父亲坐不住了, 遂即盖了新房,托人说媒。第二年结婚生子,了却了心事。

大力士郭老栖

郭老栖名廷桐,1890 年生人。一生勤于农耕,为人持重,治家端严,身材魁伟,面如枣红,长髯遮胸,力大超人。

郭老栖农活是把好手,一人能顶几人干。在地里浇地,套头小驴半天不住,主要力量都是他出。浇完地把 200 多斤的水车大轮端下扛回家。为了不让乱用井,他把两个碌碡对着架在井上, 动这个那个掉下井去,动那个这个掉下井去,无人敢动。一次干活人往房上扛麦子,听到梯子有断裂声,老栖一个箭步托起连人带麦子推到房上,一布袋麦子百十斤,一个人一百多斤,在他看来都是小菜。老栖喂只大狗,那年有一乞丐在乱葬坟饿死,狗吃

了后对小孩也有了猥亵行为,郭老栖抄住狗后腿轮起一下摔死。郭老栖力大,饭量也大,那时在地里干活,习惯家人送饭,

他的饭一罐子半篮子,别人常问几个人的饭,家人常遮遮掩掩, 含糊其辞。

郭老栖和其兄廷栋号老朝都是美髯翁,土改时老朝被斗,有人把其胡子一缕一缕薅下,从此留下了歇后语“郭老朝的胡子—— 光了”。

理发师郭志录

郭志录 1926 年生人,弟兄中排行老大,取名大夵(jué)子,

自幼家贫,为养家糊口,14 岁拜孙家庄东贵为师学理发。西巷徐喜邱村东是他的师兄弟。旧时民间称剃头匠为下九流,稍有生计, 谁也不愿自家孩子学这个。3 年师满又帮坐数年,当时正值解放前夕,时局动荡。郭志录就在南桥头南侧开了个理发店,公私合

营时归服务公司,在车站理发馆工作至退休。退休后本想享天伦之乐怡养天年,老主顾们不舍其理发技艺,纷纷登门相求,不得已又操老刀,再续旧情,直至终年。

郭志录自幼学徒养成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待人和善,对顾客

理发一丝不苟,按老规矩操作,从不逾越半步。据他讲,为了适应自身行业的生存,理发人员极重视手艺基本功的训练,形成了独有的一套行规。学徒进店得拜吕神像及“发神”苍华, 然后再拜师父、师娘。学艺时必须先

练就三项本领:摇刀、剃发和练臂。此外还要练习绞刀、挖针, 以备顾客挖耳。那时对待顾客真像对待衣食父母那样服务周到, 只要踏进店堂,一把热毛巾,立即使你神清气爽,紧接着剃、轧、剪、洗、刮会使你领略到“满意在这里、舒服在躺椅”的感觉。

逢到剃“红白”头时,规矩最大,要上门服务,当然主人的报酬也很丰厚。如剃头时有两个规矩必须遵守,婴儿大哭大闹时, 剃头人不可开口,只能闷声干活,据说这样孩子长大后会文雅、温顺,性格柔和;二是毛发不能剃得太干净,意味着孩子能身体健硕。

另外技术高超的还可以为顾客挖耳、捶背、推拿,甚至还可以点刺耳穴,治疖疮和无名毒症,起到半个医生的作用。

理发师称剃头匠,被认为是一种侍候人的行业,但由于人人都离不了它,因而在大小行业中,理发业可算是占尽了三分春。郭志录一生敬业,他走后老主顾时常念起,传统的理发技艺只能留在人们的怀念中。

郭志录讲笑话:学艺早起庭扫,夜晚给师父提壶倒尿。学剃

头先刮冬瓜,童子无忌,有人叫便把剃刀锛在冬瓜上,回来继续刮。

时间长了形成习惯,出师后剃头,有人叫,把剃刀锛在人家头上。有人爱开玩笑、说反话,洗头时把水弄烫了,他说好凉的水

呀!剃头师傅就又添了开水,用木碗往头上浇,那人一窜多高, 咆哮道:“你想把我烫死呀!”师傅说:“我觉得水就够热了, 你还说好凉的水呀,没办法,只能给你拿碗浇了!”

三个师兄弟学徒,每年过节师傅分给白糖,把糖分 3 包,问

3 人哪个多,哪个少?这个说那个多,师傅捏一撮放到嘴里,那个说这个多,师傅又在这个包捏一撮放到嘴里,师傅再问哪个多, 3 个人大眼瞪小眼都不言语了。

小拍子传奇

在南关说钟秀知人无几,要说“小拍子”老幼妇孺无人不晓, 从抗日时期到高邑解放更是大名鼎鼎。

小拍子叫李钟秀,1915 年生人。自幼厌学,顽劣不羁,跟自家祖爷李仕治学武术。小拍子五短身材,天资聪慧,精悍灵活, 胆识过人,讲义气,好打架。学武术刻苦用功,悟性极高,点拨即会,很受“师傅”器重。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邑抗日政府成立抗日联合大队,以铁路为界,分路西队、路东队,小拍子任路西抗日联队指导员。1938 年 2 月,他同李卓识①步行百里到赞皇黄北坪寻找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参加抗日工作。其后不久被派回高邑开展对敌斗争。小拍子机智骁勇,足智多谋,多次参加扒铁路、筹粮款,宣传抗日、征兵参战等活动。为抗日根据地筹备了大量的粮食和财务。

1938 年 11 月,陈锡联、王近山指挥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歼灭了驻临城录庄的 300 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即时,县大队有一批武器要运往太行根据地,小拍子揣透了日本“转变直接对立,依靠地方武装,培扶亲日对象” 的战略部署。他头戴礼帽、黑壳眼镜,着绸缎衣裤,骑自行车驼六杆大枪(用芦席卷着)独闯日军岗,哨兵以为是宪兵队派员, 敬礼放行。

1940 年 10 月,李卓识被任命为高邑抗日政府县长,小拍子和李卓识是同学,交往甚厚。李卓识也很赏识小拍子的才干,为培养后备干部派小拍子去延安受训。当时小拍子自恃功高,又有老同学作仗,在抗联和敌伪之间两头吃香,自鸣得意,慢慢地沾染了吃喝嫖赌的恶习。当来人通知他去延安受训时,他正在打麻将, 一口回绝:“老子哪都不去”。

后来小拍子自甘堕落加入了治安军,混了个少校团副,任招募主任。实际是虚衔,招募的兵越多,官做的就越大。日本人倾慕他的武功,一个军官和小拍子比武赏给一把战刀。小拍子身着制服,脚蹬高腰皮靴,挎日本大刀,横行乡里,耀武扬威。当时出入县城日军站岗,要出示良民证,给日本人鞠躬。一次小拍子进城没穿制服,日军拦住,他上去打了日军两个耳光,日本兵应声立整:“嘿!你的……?”“我是你大爷”便扬长而去,转身跑回家换了服装。日本兵被打蒙了,心想这人如此大胆,肯定来者不凡,等再见到他时见是少校长官,反倒给他鞠躬敬礼。

一次小拍子在宪宾队耍脾气和 6、7 个人打了架,凭他身轻手快,近身一个撂倒一个,把 6、7 个人打得落花流水。

小拍子借用招兵的银元,跑起了倒卖文物的生意。让其堂哥钟吉当跟包,东游西荡,日本人也抓不着他。1945 年高邑解放, 逃往石家庄,石家庄解放逃往河北康保,过着隐居生活,生一子一女。1969 年,文革期间回高邑投案,对其历史问题判了3 年管制。1989 年病故,终年 75 岁。

注释:李卓识(1912 年—1999 年)高邑县西塔影村人,中共党员。出身贫苦,学生时代就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开始抗日救国活动。1938 年 2 月,步行百里到赞皇黄北坪寻找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团旅参加抗日工作。其后不久,被派回高邑抗日政府工作。1939 年 2 月,被认命为高邑县抗日政府经济科科长。1940 年,被任命为县长。1943 年秋,又被任命为地处敌后的高、赞、元县县长。

1945 年高邑解放后,他出任高邑县县长。1947 年底,被派往中原新解放区工作,先后担任曲河县及延津县县长,领导了那里的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1951 年,调任河南省焦作矿区工委书记。1954 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先后在新乡市鹤壁市任职。广大干部群众称他为“老八路”书记、“活着的焦裕禄”。文革中受到冲击,身陷囹圄。1978 年,他恢复了职务,任鹤壁市委书记。1985 年离休,1999 年去世。

南关拳坊

清朝末年,中华大地武林风盛行,各路门派群雄逐鹿。隆尧拳师郑老万来邑在南关设拳 坊。拳坊设在赵 家, 主要传 授“霸王拳”。

“霸王拳” 为项羽所 创,此拳法至刚猛 烈,霸道无比,步法敏捷,跳跃自如,内气浑厚,功架舒展大方,气势雄厚,功防兼备,实用性、技击性强,用无定法,随机应变, 顺势发挥。集其麾下习武的有赵新宽、李老虎、李老瑞、鲁老永、李老可、李老换等武林名家。赵新宽、李老虎、刘兰太、李老可号称“四大金刚”,拳坊日常习武演练,集日、庙会打场助兴, 一年两次设擂比武,届时相邀百里同仁,同台竞技。高邑大集在南关形成市场,南关拳坊起了主要作用。赶集上庙的看热闹,干小买卖的摆摊卖饭的自然形成了市场。

南关拳坊日盛之时,来了位人称“老大王”的拳师,此人身怀绝世武功,精通多路拳术,教习行意拳、八卦掌和大洪拳。老大王还有精湛的正骨医术,登门拜师学武的,正骨求医的,他都宽慰相待,尽心尽意。从此高邑南关拳术医术远近闻名。

老大王在南关拳坊成为掌门人,曾遭不知那里的 3 个人秘谋暗害。一天夜里,一人在房顶搬石头,二人在院里闹动静挑斗, 老大王起身,将棉衣用棍送出,大石落下砸住棉衣。老大王跃身来在院中不见了人影。3 人见密谋落空,早已逃之夭夭了。

老大王遭人偷袭,也曾受内讧陷害。有几个同行,慑于老大王的武功,又妒恨老大王的严厉。一次酒后,3 人密谋,将老大王推到路边的井里,各自散去。第二天早课,他们到时,老大王仍端坐院中。从此对老大王服服帖帖,再不敢生事。

老大王武艺高强,结交甚广,仗义疏财,也不乏土匪恶习, 吸毒好赌,有几个徒弟深受其害。一个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个逞强好胜,受人嫉妒,被暗算弃于城河沟。

头日本人来,老大王销声匿迹不见了。原来老大王是顺德一带很有名气的大贼头,因身负命案,投师郑老万隐姓埋名。“七·七” 事变后,怕清乡查户口,不辞而别。

紫花老头李老虎

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初一唐山庙,来人下贴邀南关拳坊赴庙打擂。当时因镖务在身,回绝了差人。李老虎听见了,自打主意, 起早动身,独自闯擂。

赵家拳坊,方圆百里各路同仁无不起敬,如不出擂那是奇耻大辱。李老虎是赵家女婿,岂能不争此面。掌门人听说老虎去打擂, 赶紧召集人马,套车前去以防不测。当大车赶到唐山已是半晌,

唐山如“炸”了庙,传颂“紫花老头” 如何如何。瞬时, 见李老虎飞身上车,说声快跑,家人调转马头,一溜烟跑回家来。大车上“高邑南关” 的大字留在了上庙人的眼里。

原来李老虎听说不去打擂,以为是掌门人有怵师父老家怕丢面子,自己不报家门就是了,行武人哪有见擂不打者。他起早上路,独自闯擂。到了擂台不出两个回合,使出“霸王举鼎” 之力,将对手举起,打一旋转抛于台下。喝彩惊恐顿起,慌乱中李老虎跳出擂台,正遇迎接的大车,打道回府了。

当时人们大多穿石头根染成的粗布衣,俗称紫花色。后来唐山人来高邑赶集上庙,打听南关的紫花老头人们才知底细。

后来还有人说,李老虎打擂,把人从台上扔下碰在角石上死了,打擂伤人是不偿命的,但他没报家门,人家告到官府,官司打到了省厅,乡绅李塾乐出面,摆平了此事,打死人不偿命就有了“南关的架打不得”的传说。

狗盗儿抬轿

民国年间,男婚女嫁都用轿。南关东巷有两副轿,抬轿的也常常闹出笑话。

一般轿夫都想让押轿的给点好处,或闹个噱头取乐。晃轿、颠轿、跳轿,坐轿的受不了就啕叫:别闹了,求你了。轿夫开心。有一回抬轿的把该闹的都闹了,新媳妇不吭一声,鲁老永和狗盗儿打赌说:“你能让新媳妇开口说话,回去我请你喝一壶”。狗盗儿说:“行”。他扯着轿就往高粱地里走,押轿的说:“干么? 干么?”狗盗儿说:“人家说要解手”。新媳妇一听急了:“谁说了,俺没说”。老永对狗盗儿伸出大拇指,俏皮地一笑。等过完事, 他们连轿钱也没拿到。人家非揍他们不可。

战三夏

1971 年 5 月,气清日朗,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

骑自行车的一行人在支书李尚安的引领下,来到村东的丰产方麦田,拔起一缕麦子查麦沟、数麦粒,评估产量。穿浅色中山装, 尖口布鞋的是刚刚到任的县委书记孙建民,随从人员中有农业技术员亢五员、张玉俊、宣传部的丁一和城关公社书记籍文书。

5 月 26 日,县里召开三级干部会,安排部署三夏抢收和交公粮工作。会上东南关党支部书记李尚安作了典型发言:丰收不能忘国家,积极交售爱国粮、交足粮、交好粮,地少不少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献礼,向县委领导报喜。

常说“麦熟一晌,宁收一分青,不收十成熟”。割麦是最考验人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谁说谁沾,到地里看看。开镰的时候是热闹欢快的,心怵的不敢挑趟,怕人顶脚。割麦的关键是看你一把能掐几下,一把掐住 5 下,一扔就是一个小麦个,慢不了。

收麦子的人当中几个老婆儿真不容易,老旺奶奶、老黑妮子、菊她娘都是小脚,为不让别人落下,横着心往前撵,一百三、八十亩那么远的地,她们像踩高跷似的跟着跑。

送水的狗崩把水送到了场里的柳树下,他不知道,自打去年鲁秀峰在那儿死了,早都不去那歇凉了。那是去年麦收后,文化da革命进入高潮, 清理阶级队伍,刮12 级台风,斗争李相子,把人光着膀子吊在贵福家房后头的大杨树上,小车拉绊一下抽一道血印。隔了两天鲁秀峰就喝农药死了,

说是解放前他在国民党杂牌军里混过事,吓的。

地头歇,两个队凑在一起更是热闹,送的水有绿豆汤,有糖精水。有的磨镰,有的把腰挺在麦个上,治腰痛。这个说我的镰是临西八里庄猛一摸的,那个说我的是平乡王一闹的。狗崩说:“谁

不知道孟黑球的刀,八里庄的镰,西林的扒板,老虎头的钳,秋景子的家当不沾弦。”狗崩说话总是一套一套的。郝成顺用碗敲歌, 有人叫狗崩唱一段。狗崩是个活宝,走到哪儿唱到哪儿,都愿意给他开玩笑。

二队的地头歇,听王小脏讲砸牌坊,破四旧时,坟平了,庙扒了,石碑砸了,再干点什么呢?怎么才能显得更积极、更革命、思想更红呢?一伙年轻人寻思着得干点大事。砸牌坊!对,砸牌坊!

半夜散了在队长王尚义的带领下拿了大绳,带上大锤、锯子、洋镐,就去砸牌坊。

那牌坊在旧城大街武家马道偏北,是明朝嘉靖年间郭氏六世祖郭淳乡试中举,其后世郭实为郭淳所建,史称解元牌坊,距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牌坊条石基座柏木柱梁,虽经数百年风雨, 仍坚实矗立。几个年轻人砸地砸,鋸地鋸,绑绳地绑绳,其实撬开石头很容易就拉倒了。

那年麦熟,大狗的二老爷是个新闻人物,他在北京上班,回来探家,赶上割麦,就常去地里干活。东西南关都知道他割麦子快,下晌时分他走到麦田,都窜掇他割割看,人家那真是快,猫腰噌噌就是半截地,一次掐 5 把,撒手一个小麦个,人们都诧异, 平日里又不下地干活,怎么就割得那么快呢。

下晌回家时,社员都到菜园拿菜,看菜园的老者早把西葫芦、豆角按人分好堆,各取各的回家吃饭,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那时家家都有一个收音机,把声音放得山响。

早前麦子上场都是碌碡轧,拉拉好长时间。从去年开始有了脱粒机,脱后摊开,公社来大拖拉机轧,各队都抢着脱粒,昼夜不停。脱麦子是又脏又危险的事,断不了听说有伤胳膊断手的,后来 3

队的老凯子铡草时铡掉了半块手,毛主席逝世那年,小寿在 80 亩修井时掉到井里殉职。

轧场翻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谁也忘不了,头顶烈日,麦秸烘烤,尘土飞扬,一个跟一个,一遭下来,挥汗如雨,口鼻生烟, 往泵头下一站,再喝上几口清凉的井水,那个惬意呀。

场边上大猪圈的粪是小杏、荣贵、景波、二狗四个人起出来的, 包工 40 方 100 分。起粪时,看谁扔得高,场边树上挂满了“老鸹窝”,一天就起完了。队长刘偶说包赔了,硬给扣了 20 分。

那是个无私的年代,集体就是家,麦熟闹天气,人们都会拿起家伙往场里跑,谁也不计较我干多了,你干少了。有一年雨来得急,没来得及攒,麦子泡了一场。

打完场的头等大事是交公粮,大队早有安排,统一时间、统一车队、统一集中,大队门前敲锣打鼓,李老帽、郝老法、杨二花子耍武少林,10 个小学生拿大红花跟队,一队的黑瞎马套大车打头。车上插着红旗,浩浩荡荡,好不热闹,就是那年超额完成征购任务,捧回了县里颁发的“售粮模范村”镜匾,一直挂在大队办公室,直到拆房时还在。

那年社员人均分了小麦 105 斤,是成社以来分粮最多的一年。分粮时先军烈属,后五保户,再社员群众。当时五保户有张玲、张亭、王老友、瞎元、张全、闫小须,后来又添了史小彦、王老江、王尚义、李老黑、赵志信。

麦收时节,田间管理也是很重要的。农业社里3 大窍,开机子、看水、打农药。割完麦子得抢时间浇水保秋苗,每个井上的柴油机的嗒嗒声,脱粒机的嗡嗡声合成一部交响协奏曲。

棉花刚出棵,地老虎、棉铃虫趁高温繁殖极快,打药一时也不能停。开始用的六六六粉、滴滴涕已不起作用,剧毒农药1605、1059、3911 交替使用,也经常有中毒事件发生。二队社员李垂子、李歧子就曾中毒,亏得抢救及时。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队曾多次组织生产队长,农技员外出参观学习、取经。曾去过邯郸成安县的何横城、平山县的南滚龙沟、邢台临西的东留善固和河南新乡的七里营。七里营的棉花人来高, 小树一样,一棵能结 150 多个棉花桃。取经后,推广营养钵棉花种植。刘荣歧是农技员,学习回来后结核病发作,种棉没发挥作用。那年棉花长势喜人,皮棉突破了 90 斤。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