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东南关吹拉弹唱的文化艺人

  • 月是故乡明
楼主回复
  • 阅读:8117
  • 回复:0
  • 发表于:2020/10/31 8:07:25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高邑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东南关吹拉弹唱的文化艺人

摘自李小杏编著的《东南关村志》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东南关吹拉弹唱的文化艺人不是很多,郭家桐郭西章会吹箫, 刘占元关门自唱。解放初南关村评剧团,段一堂从一部手摇唱机开始和鲁秀峰、郝福才组织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土地法大纲》、

《一担水》等剧目。剧团主要演员:李老荣、郝玉恒、段春风、武明辰、王胖孩、闫家戌、郝秀荣、李秀荣、谭喜枝、王玉太、李玉卓、刘四缺、李秋风、李大菊等。

分村后东南关俱乐部组织排演了评剧《夺印》、《向北方》。主演王志英、赵小平、李俊英等。杨鸣歧、郝成顺、郝振录、王兰生、郭增明(老臊)组成乐队,李文恋坐鼓。

20 世纪 70 年代初,大队组织排演样板戏《红灯记》,宋歧子饰李玉和,王小兰饰铁梅,赵小平饰李奶奶,杨京泽饰鸠山, 其他配角村里年轻人差不多都上全了。

郭素菊嗓子好,唱得好,曾在县文艺宣传队(剧团前身)演出。刘书芳考取了县剧团。

在过去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谁学唱戏,学乐器怕被人说三道四,被家人指责,老臊学吹喇叭在山药洞里,王兰生学拉弦把音筒包住,王士新(狗崩)爱唱,样板戏的大部分唱段他都能唱, 常常背着家人。还有很多人才被埋没,郝京刚的京胡拉出了名气, 常常有票友找到家里过过戏瘾,有时被戏班聘去助兴。郝振录的月琴弹的不错,用的是单弦。

东南关的锣鼓队除为本村喜庆过事服务,为跳舞助兴还常出村补缺。响器班:郝振录、郝成顺、李小双、路进牛、杨京录、宋歧子、李胜科、郝顺科等。

 能工巧匠

再早的说不上,民国年间村里有一批称得上能工巧匠。写字画画儿、做玩具、沾花儿、糊灯笼、插蚰子笼、糊风筝、油漆、做纸扎,较有名气的有李从梅(京波外祖父)、李从森(小杏祖父)、

刘白偶(贵元祖父),再后来做纸扎、油漆(棺)家具的李晋峨、李晋章、李尚安,到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李双全、李贵全。

会多种手艺的有刘圣雪、李可辰、郭小玉、郭增喜、路二孩。一专多能的、改革创新、废物利用,家什、家俱、工具处处都有科技内涵,翻新花样:王增旺、王吉庆、郭连平

机械修配:郭保坤、李建军 ( 老嘎 )。保坤打煤球改成自动供料设备,既省人又供得匀,所以他的煤球既好烧成本又低。老嘎经常把旧物翻新, 集上买个旧拖拉机改装成铲车,买来废旧铁管焊成输送机。胆大,敢下手,一般的活都难不住。

做营生、活好的妇女也不少。任双须(贵平媳妇)、贞(路进牛媳妇)、刘彦君(刘文志媳妇), 纺、织、裁、剪,样样精通。有谁

剪个鞋样,拓个衣裳样,做猫头鞋,剪窗花都去找她们。

女强人赵秀莲

赵秀莲是郭文岐的媳妇,东关人,小时候小儿麻痹落下了腿疾,但她自强不息,嫁到南关后正是市场开放的时候,她带着文岐干起了小买卖,从卖腰带桌布开始,不管风吹日晒,有时到外

边赶集回不来就睡在大街上,硬是把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庭发展到了小康水平。有车、有楼,孩子们都受到较好的教育,毕业后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并为他们的嫁娶准备了优厚的物资条件。

五世同堂“尾巴叔”

村里乡亲称呼大辈不足为奇,之所以尾巴叔叫得响,是因为他儿子在家也叫尾巴叔,才有了如此笑话。

尾巴叔大名李凤歧,1944 年生人,父亲李从壁抗日战争给八路军送重要情报,荣立战功。解放后分配到北京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作舞美工作,因家有祖母孤单,便留在家里替父尽孝。他的母亲胡美娥早年上抗日完小,很小就参加抗日活动,印刷宣传材料, 给八路军找盐,后来为找其母亲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解放后曾任扫盲教员,食堂管理员。他的弟弟李风桐供职于北京报社。

生在世宦之家,文革中也不免受到牵连。两个大伯都是国民党员,大爷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土改时堂伯一家移居李宅。年轻的凤歧发奋立志,不能让人瞧不起。队上干活不怕苦不怕累, 不耍滑,不偷懒,样样行家里手,处处拿得起放得下。刻坯子装窑, 打坯拉脚,盖房表砖都是好把式。乡邻间谁家有事都主动帮忙, 过红白事他系个围腰什么都干。

尾巴叔的记忆力很好,20 世纪 50 年代成立合作社时,编的快板书能大段大段背下来,古诗词能一连背出几十首。

现在尾巴叔五世同堂,一家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每天品

二两小酒,其乐融融。家人风趣幽默,常常暴出新鲜事逗人取乐, 敦善积德的好家风得以传扬。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