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霜叶红于二月花

  • 月是故乡明
楼主回复
  • 阅读:1988
  • 回复:0
  • 发表于:2020/11/23 7:40:01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高邑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关占彬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一夜西风凋碧树,霜降了。

晨起,发现小区园内树上落下不少叶子,褐的、黄的、红的,铺满小径。

小区外的的山上,花团锦簇,如诗如画。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于是,便记起 唐人杜牧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中可以想见诗人游山的盛兴。或细车白马,宽袍纶巾,虽处晚唐乱世,但眼前漫山遍野的枫树,红浪漫卷,在晚霞的映照下一派醉人的景象,诗人的心境是怡悦的。

枫树是典型的”秋红”,入诗入画,被古今骚人墨客吟诵濡染。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我第一次观枫树也是在秋天,也是在山野,但那地儿并不为名胜,是京西远郊的一处大山套里,四处峻岭,岭上苍翠褐红,生满植被的绣球。一条铁轨横穿山间,铁轨弯转,隐似蟒蛇,而就在铁轨两旁则生满枫树,红的似火,欲腾欲燃。拨开杂植登上铁轨,发现这是一条被废弃的旧铁道,附近有一座著名矿山。观那枫树并不高大,细的如指,粗的犹比女人玉腕,一丛丛,一支支,纷披支离,掩立在铁道两旁。枫树有多种,这里的枫树叶子狭长尖圆,形似椿树的叶子,叶片深红,叶脉清晰,早晨,叶片上聚满清亮的露水,一株株、一簇簇,拥成一条火红长廊,有山姑情侣扶着枫枝照相,有人在铁轨上漫步练拍打拉筋,萧条着,又繁华着,静默着,又燃烧着。

一条铁轨一道红枫远看如一条挥舞的红绸带。忽听一声鸣笛,一辆黄色矿山列车从山岭的半腰穿过,那里枫红杂着荆苍间着一株株老榆,榆树的叶子被霜浸成金色,象一团团锦绣。山簪花簇,列车如飘带了。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倏然,想起这霜的由头来。霜如墨,所染之处,不仅仅是枫叶。在家乡,满园的梨树经霜风一吹,仿佛一夜间变得红苍苍的,昨天的青翠不复存在。一株株梨树站成一支支巨笔,影子甫下来,与细细的白霜亲吻。草丛中,支蒙的残梗间,有将僵的蚂蚱跳动。这时梨农们最欣悦的景色出现了:眼前土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红叶,南风吹起,红海一片,一波接一波地的向前滚动;梨农们引情于胸,耽于遐思,谋划翌年的生计,大家欢快的围着梨树挖沟,不是把红叶当珍景欣赏,而是把它们聚拢起来撺进土沟,当作肥料掩埋。使满园红叶践成一个诗意与哲理并存的命题:“烂进泥土更护花”。①

红,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底色。年画中的大红大绿,关圣人的赤面绿袍,无不彰显了对红色的敬重,它是“忠勇”的代名词。

早年,读诗人李瑛的诗集,记住一句:“那满山满谷的红花,是战士的青春和生命”。

又记起毛泽东的诗:”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红旗漫卷西风……”

霜是大自然的肃物,而”红”则赋予人间热烈,点燃了人世沧桑的火炬。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离乡数年,不忘记家院里那棵柿子树,它已长到二楼高,每年硕果累累。今年金秋十月探家,望着满树金柿子,从红苍苍叶簇间垂掛出来,竟犯了愁,低处的采下来带不走,分送给四邻,高处的够不着,只能使它们候着“霜降”浸染,金风一吹,叶子凋落,苍的、红的、黄的,一枚枚象眼睛回望过去的日子。

记着母亲曾经望着枣树尖上几粒枣果说:它们是喜鹊枣,摘不掉,留着给喜鹊吃吧。我想,既然高处的柿果摘不走,也就留给喜鹊吧。大自然最珍贵的馈赠是“互惠”。

现在的寓所,推开窗子望见山,山虽不高,植被茂密,青松翠柏紫荆苍榆,枫树不多,但有几处,站在窗口望见它们,鲜红着,像旌旗一角,闪着炫目的光华。

随着霜气日重,一些草木渐露赤色,一个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秋,是不用驱车去坐爱的。心中有诗意,何须去远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为白色、霜为冷意;而经霜历炼的红叶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2020年10月24日于北京房山

作者: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邑县作家协 会副主席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备注①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意。

翻译: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一、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释义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三、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二、赏析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

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