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浅谈韵书的形成与发展

  • 月是故乡明
楼主回复
  • 阅读:1853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14 16:11:21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高邑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浅谈韵书的形成与发展

陈金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中国的诗歌起源较早,为写作诗歌服务的韵书产生的时代也比较早。诗歌发展到唐代,形成了格律诗,格律诗的三要素一般认为是音韵、平仄、对仗,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创作中用韵叫作押韵,从《诗经》《楚辞》、汉代古诗到后来的诗词曲赋乃至戏曲、歌词,基本上没有不押韵的,所以诗词曲赋叫作韵文。什么是韵,韵就是指和谐的声音和声调。韵应该是从生活中来,诗歌原来都是诵唱的,与朗诵、音乐及方言有关。韵的使用,形成了诗歌声调抑扬顿挫、优美高雅的形态。

写诗要依韵,于是为了写诗方便,有人就将诗韵归纳、编撰成韵书或韵典。韵书不是出现在诗歌之前,而是出现在诗歌之后。韵调原来在生活生产中运用和流行,有人创作了这种韵调的劳动号子或歌谣,逐渐流传,这大概是诗的原型。到了周朝,朝廷选派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到民间采诗,即收集诗歌,形成了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叫作《诗经》。《诗经》采集的地域很广,每个方国编辑一编,分为十五国风。由于各地方言的不同,这些诗歌押韵并不统一,所以后人归纳出来的韵书也比较复杂。现在看来,有些诗作在某地按某地的方言发音,是押韵的,拿到另一个地方,按那里的方言去读诵,由于发音不同,并不顺口。有些作品,随着时间的迁移、语言的变化,现在读起来也不押韵,比如乐府古辞《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的韵脚:晞、辉、衰、归、悲,现在读起来就觉得押得不顺。格律诗形成于唐代,宋朝人编纂的《平水韵》,依唐诗为主体归纳的韵部也比较复杂,受作者地域、方言的影响,归类不完全科学,同部中好多字相押有失和谐,尤其是经过许多年语音、文字的演变,现在用普通话来读,字音已不是原来的读音,押起来很不顺口,其中十三元部,原来就比较混乱,现在许多字已很不押韵,被有些人骂作“该死的十三元”。由此可见,音韵是学习格律的必经阶段,要学习音韵,首先要知道韵书形成发展的大致情况。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一、韵书的形成

韵书,有的叫韵典,是为写诗填词作曲编撰的供人们选韵调平仄的工具书,它是从前人诗歌用韵的基础上拣选出来的韵脚用字,分成韵部,为后人写诗填词作曲提供方便。

说到韵的形成,不能不提汉语发音的三个阶段。经音韵学家研究,将汉语发音大致分为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这三个阶段。

上古音是指上古汉语时期的汉语语音,这一阶段一般认为从西周初年到汉末。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三个阶段,1、春秋以前,2、春秋战国时期,3、秦汉时期。上古音时期的代表性音系是《诗经》的韵部和先秦的声母系统。上古音时期是一个神奇的时期,很多学者都致力于上古音的研究,比如1643年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成的《音学五书》,1980年昔阳县语言学家李方桂的《上古音研究》,2003温州学者郑张尚芳的《上古音系》,都是对上古音研究的成果。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古音”一节中根据“唇音、舌音、齿头音、正齿音、牙音、喉音”等发音方式,把上古音分为“32声纽”,是对上古音用韵的一个较全面的分析。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中古音是承接上古音的语音发展而来,这一时期一般指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到唐宋。这个时候由于人口流动,人们的语言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语言开始成熟,开始出现韵书,如《切韵》《唐韵》《重修玉篇》《平水韵》《广韵》《集韵》等书,就是在这一时期编纂而成的。近体格律诗滥觞于初唐,成熟于盛唐,正是在中古音这一时期。

自元明直到20世纪初,都属于近古音,特别是元朝时期,由于蒙古人入主中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融入了官方语言系统,生成新的语言系统,人们称之为近古音,元代周德清编撰的写曲用韵《中原音韵》以及戈载编纂的填词用韵《词林正韵》就产生于这个时期。

二、诗韵的发展演化

韵书有一个发展的历史脉络,据唐代封演的《见闻录》记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魏左校令李登的《声类》,这部书共收入11520个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韵部,此书早已失传。西晋时有个叫吕静的人,曾仿照《声类》编过一本《韵集》,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为一卷,此书也早已失传。南朝齐梁时,沈约、周颙等人发现了汉语的四个声调的存在,为韵书的编写提供了一个重要条件,自是以后编韵书的就多起来,由于各人编撰的模式不同,这些书互有长短,据《隋书·经济志》及陆法言的《切韵序》记载,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韵书主要有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无名氏《韵集》十卷、张凉《四声韵林》二十八卷、段宏《韵集》八卷、无名氏《群玉典韵》五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李概《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音谱》四卷、无名氏《纂韵钞》十卷、刘善经《四声指归》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释静洪《韵英》三卷、周思言《音韵》、杜台卿《韵略》等,这些书也只是从有关记载中看到介绍,原书均已亡失。

后人所能看到的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共五卷,收入11500字,分193个韵部,其中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这部书后来增订本很多,原书也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流传下来,现在最完整的增订本有两个,一个是唐写本王仁晌的《刊谬补缺切韵》,一个是北宋陈彭年等编写的《大宋重修广韵》。《切韵》是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陆法言的父亲在朝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编写完成。学界主流一般认为《切韵》代表了南北朝晚期金陵(南京)、洛下(洛阳)两地士族所使用的语音,折衷了南北的音系,南北音系主要是指同出于洛阳旧音一系的金陵、洛下两支当时的官音。《切韵》规范了韵书修撰的体例,被认为是中古音汉语的代表,从隋唐至近代一直沿用不废,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经《唐韵》《广韵》《集韵》等韵书一脉相承的增补,一直是官方承认的语言系统。

《刊谬补缺切韵》由唐初人王仁晌撰,长孙纳言注,裴务齐正字。王仁晌在陆法言《切韵》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增订而成,除对《切韵》加以刊正、补注义训外,还对本字俗体等加以辨析,增收约6000余字,另增立两个韵部,并注明《切韵》与另外5家韵书分韵的异同,可供了解其分韵的梗概和关系等。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唐韵》晚于《刊谬补缺切韵》,由唐人孙愐编著,成书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之后,是《切韵》的另一个增修本,但原书已失,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五卷,共195韵,与稍早的王仁晌的《刊谬补缺切韵》相同,其上、去二声部比陆法言的《切韵》多出一韵。《唐韵》虽然是孙愐的私人著述,他为了利用朝廷扩大《唐韵》的影响,命名却带有官方的性质,所以比《刊谬补缺切韵》更有名气。王仁晌的《刊谬补缺切韵》和孙愐的《唐韵》都对韵字加入注释,并且引文俱有出处。于是韵书便同时具备了辞书和字典的功能。

《广韵》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广为流传的最为重要的一部韵书,是北宋以前的韵书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广韵》分五卷,平声分上、下2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57韵,其中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此书在北宋初年由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诏令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行修订,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后简称《广韵》,这是一部官修性质的书,是《切韵》最重要的增订本。《广韵》虽距《切韵》成书时间已有400多年,但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上是一致的,变化不大,只是收字大幅度增加,计有26194字,比《切韵》多出11000余字,注释也较详细。《广韵》分206个韵部,比《切韵》多出13个。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集韵》是宋代编纂的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一部韵书,共十卷。宋仁宗景佑年间,宋祁等人给皇帝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编纂的《广韵》多用旧字,贾昌期也上书批评宋真宗年间的《韵略》“多无训释,疑混声,重迭字,举人误用”,宋仁宗令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典,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完稿。《集韵》分韵的数目和《广韵》相同,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规定稍有不同,实际收入单字32381个,其读音多以《说文解字》为根据。《集韵》编成后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刊行。后世的韵书,虽有改编,多以《广韵》《集韵》为蓝本。

《广韵》《集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在使用中不好把握,到了南宋,山西平水人刘渊著《壬子刊礼部韵略》,他在研究唐人用韵的基础上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这部书因是在唐人用韵的基础上改编,所以他的面貌与唐人用韵的情况大致相似,但也根据宋人的诗歌用韵发展做了一些改动,所以与唐人用韵又有所不同。同一时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在刘渊《韵略》的基础上修订、编撰了《平水新刊韵略》,合并平、上、去为106韵,成为金代官韵书,供科举考试时作诗用韵。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至元一代,散曲杂剧兴起,元曲成为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中原音韵》就是元代周德清编撰的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作词十法,此书成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周德清以“中原之音”为依据,以北曲杂剧作品为对象,总结其发声规律,收集了北曲中用作韵脚的单字5000多个,将声韵规范为19个韵部,每个韵脚又分平声、上声、去声。当时的中原相当于现在的河南河北一带,入声在当时北方方言中已不存在,所以将入声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平声则分为阴平与阳平。他在作词十法中,把知韵列为首条,要求作曲者掌握北曲声韵规律,“究其词之平仄阴阳” “考其词音”。《中原音韵》继承了《切韵》等韵书的传统,按照当时元朝汉语语音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对韵书进行修改,使其符合当代实际的语音系统。

有明一代韵学不昌,在韵书韵典编撰方面无所建树。清代康熙皇帝非常重视文化,在他的主导下,编纂出大型巨著《四库全书》。在诗韵方面,康熙皇帝组织官员历时十余年,编成《佩文诗韵》和《钦定佩文韵府》,作为清代科举考试的官方用书。这两部书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到五十五年(公元1716)期间编辑成书。《佩文诗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又分上平声、下平声,共106个韵部,收入10235个单字,这部诗韵成为近代作诗的遵循,现在许多人仍在使用。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该书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14部,入声为5部,一共19个韵部,主要是依据前人作词的情况归纳而成,参照书目为《平水韵》,这就是他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他所归纳的韵类基本上与唐宋人作词的用韵情况相合,这19个韵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后来的某些词人用韵,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也与第十四部相通,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近代,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拼音,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行注音字母,“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从1919年开始,白话文成为文化的主流,国内不少音韵学家在谋求语音统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国音常用字汇》,1941年10月,国民政府委托梁锦熙等人编订《中华新韵》,成为诗词专用韵书,该书分18个韵部,仍保留8个入声韵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白话文的普及以及文字的改革和普通话的推广,声韵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在《中华新韵》的基础上改编推出《诗韵新编》,这部韵书是依照《中华新韵》归纳现代汉语为18个韵部,鉴于作旧体诗必先辨平仄的要求,首先在每一韵部中分平、仄两大类,使初学者具有平仄的初步概念。这部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8部含有入声的韵部,将入声字列于部后,使人们便于翻捡。

在北方的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由于戏曲创作的发展,根据戏曲唱词用韵较宽的情况,有关部门又编撰了《十三辙》,197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诗韵新编》修订重印,根据现代人对诗韵的研究情况,增添了《通押后的十八韵与十三辙对照表》,指出其中5个韵部可以通押,这样就相当于从18个韵部中减去5个,与《十三辙》相差不大。2003年9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在中华诗词学会济阳工作会议上做了《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的报告,提出要以普通话为基础,实行声韵改革。2005年5月,中华诗词学会颁布了《中华新韵(十四韵)》,2009年《中华诗词》杂志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2010年,经试用和征求意见后,编撰出新的《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



最新的一版韵书是《中华通韵》,这部韵书是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研制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是我国语言体系中的新韵书。该书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拼音方案》《通用规范字表》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依据,以音韵学理论和诗词创作实践为基础,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诗歌创作,也有利于专家学者对新韵作品的研究,是适应语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中华诗词持续发展的新标志。《中华通韵》分15个韵部,另附儿部,这部韵书采取在押韵的大原则下用韵从宽的原则,能被大多数人接受。以上介绍的几部韵书是诗韵发展的主流,当然此外还有一些个人编撰的诗韵,但都不具备影响力。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三、诗韵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诗韵是时代的产物,诗韵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从《切韵》到《平水韵》,再到《中华新韵》《中华通韵》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可以大致看出诗韵发展的脉络。诗韵的发展都是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的,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语言的变化、诗歌的发展不断前进的。《平水韵》虽然生成于南宋,但他是把唐代诗人的诗作用韵情况进行汇集归纳,整理总结出来的,唐代经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后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全国各地的人向中原汇集,各种语言方式和语言习惯进行碰撞融合,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推动了诗词文化的发展,外在形式由汉末的四言诗转变为唐代的五言和七言诗,内涵却促进了诗歌的成熟。《中华诗韵(十八韵)》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文学思潮、思想革命运动的推动以及白话文的普及,这部新韵书应运而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伴生品,适应了当时语言革命和国家形势的需要。《中华诗韵(十四韵)》是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尤其是经济大流通、人员大流通,不但国内各地语言进行广泛交流,国内打开以后,世界也已成为地球村,各种思潮争相涌入我国,以及网络的普及,为当代语言注入新的成份,这些都对现代语言产生很大影响,而且普通话普及以后,在现行文字中已取消了入声字,旧韵书已远远不适应发展了的新形势,诗韵改革势在必行。《中华新韵(十四韵)》是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依据,顺应了诗韵改革的要求。《中华通韵》是对近年来诗韵改革的一次总结,在《中华新韵》十八韵、十四韵两版试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整理,以适应诗歌发展的需要。通韵的通字,既指为诗词曲赋通用,又指为诗歌通用,也与普通话相吻合,从此写诗词曲赋和新诗通用一典,没有了区分,大大方便了诗歌创作。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关于用韵的古今之争。在诗词界,关于用古韵还是用今韵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在于入声字的使用,传统派认为,严格按照近体诗词格律的创作规范,保留入声字,改革派认为语言语音发展到现在应该按照普通话四声进行平仄押韵。中华诗词学会《中华新韵(十四韵)》的推出试用,《中华通韵》的正式刊发实施,表明在国家层面提倡推行使用新韵,所以使用新韵是方向,是与时俱进,这也为初学诗词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遵循,现在写诗词就按新韵,只要平仄合律就是格律诗。那么这样以来也出现一个问题,怎么读旧体诗,怎么看待唐诗宋词,在旧体诗词中存在入声,入声全部是仄声,而新韵已无入声,过去所有的入声字全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了,并且大部分归入阴平、阳平,现在以新声韵来读旧体诗词,必然不通顺,如果以新声韵来衡量旧体诗词,格律平仄全都不对,过去是入声的地方现在成平声了。在这个转型过渡时代,有一部分人转入以新声韵写诗,还有相当多的人习惯于旧声韵,按旧声韵写诗填词,他们的作品,你拿新声韵衡量,平仄也不对。这个问题怎么办?我的观点是,与时俱进,提倡鼓励新声韵的使用,但是要用今知古,用古知今。《中华通韵》颁布时,中华诗词学会做了说明,其中也说提倡引导使用《中华通韵》,但他的实施不会取代旧韵书,将遵重个人选择,在知古倡今、双规并行的原则下,与使用旧韵书并存。用今知古,现代派用新声韵写诗词,要懂得哪些是入声字,在读古人作品或传统作品时,知道人家按旧声韵是对的,是符合格律的。用古知今,传统派用旧声韵写诗词,在读现代派的作品时,要知道哪些入声字变成了平声,按新声韵是对的,是符合格律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别人的作品。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格律是诗歌的外在形式,要想创作出好的诗词作品,只懂得了格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诗词创作艺术和思想内涵上下功夫。

(备注:作者系高邑县政协原主席,诗词作家、赵南星诗词曲研究专家)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