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刘宗甫为郭迎筠做《竹韵萍踪》序言

  • 月是故乡明
楼主回复
  • 阅读:8
  • 回复:0
  • 发表于:2023/2/11 9:37:44
  • 来自:河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高邑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刘宗甫为郭迎筠做《竹韵萍踪》序言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大地 , 是万物之母 。 她以朴实素雅 、 勤奋不息为天然美德 , 以无私奉献哺育幼苗为己任 , 春秋寒暑不改其志 , 贫富荣辱不 变其节 ,竭诚尽衷为小苗成长提供方便 ,为枝繁叶茂创造条件 。
郭迎筠同志从事教育工作 37年,身在教育阵地,立足当代 , 放眼未来 ,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殚精竭力 , 赤诚 奉献,培育英才,壮我国威。
郭迎筠 , 以实干精神 , 肩扛执教重任 , 殚精竭虑 , 努力工 作,曾多次被评为省、市级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
1984 年获得首届园丁一等奖,荣记一等功, 1986 年荣获 县级首届拨尖人才 。人们看到了这些载入史册的辉煌 , 但看不 到的是在这卓绝业绩的背后 , 隐藏着多少动人心弦的辛酸和感 人的故事。

2000 年,郭迎筠退休后,雄心不减当年,又被返聘,任艺鸣学校校长。 2008 年以来,她满怀挚情,酷爱国粹 艺术,开始研究古典诗词,并开始步入传统文化, 2008 年, 荣获李杜杯世界华人诗词艺术大赛金奖 ,授予 “ 当代吟坛之星 ” 荣誉称号。 2009 年荣获首届 “ 恒文杯 ” 中国传统诗词大赛一
等奖。 此后 , 郭迎筠同志夜以继日 , 持续奋进 , 不辍历练 ,广积薄发 , 岁月荏苒 ,截至十年有余 , 积攒了大量诗词作品 , 为了 不尘封箱柜,现欲辑印成册,定名《竹韵萍踪 》,怎不令人的 欣慰。
浓情爱竹 , 自幼而始 , 记得上学第一天 , 便见亭亭玉立的 满园翠竹,煞是欢喜、晚上在月下背诵《修身 》、眼际还隐隐约约闪现那郁郁葱葱的竹影 、 青年时代 , 到过岳麓山 , 游过泰山,在那 “ 天接云海连晓雾、山河欲转千帆舞 ” 的名山大川 , 满目青竹 , 举天捧日 、 瀑布小溪 , 清音悦耳 。 竹叶飘动 , 混着 那山间的风声 、 水声 、 鸟声 、 宛然人间天堂的神乐仙曲 , 优美 动听,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竹 , 对人类发祥 、 文明进化 , 作过不朽的贡献 、 尤其与中 华五千年文明息息相关 。

在没有纸和笔的古代 , 人们用刀把字 刻到竹板上,连册串成便是书、把古代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 , 怎能不归功于竹呢?从生活上 、 杯筷欲具 、 桌椅床席 , 到军事 上的符令箭弩、爆竹飞翦,都与竹有关,人们用竹制造毛笔 、 纸张 、 信笺 、 箫笛 、 琴筝等 , 成为生活文化用品 , 还用竹作车轮 、 舟筏当作运戴工具 , 筑造竹屋防野兽侵害 , 栽竹于舍 , 点 缀环境 , 美化生活 、 竹茹 、 竹叶 、 天竹黄 、 竹沥皆可入药 , 为 人们起沉疴,疗顽疾。竹笋系名蔬,称玉兰片,可烹饪佳肴 。 抗旱打井 、 常用竹皮下管 , 耐腐坚韧 。 用竹制的扫帚 、 扇 、 帘等许多器具 , 至今常用不衰 。 字典里带竹字头的单字就有 19 0 多个 , 词条成语更加如花似锦 。 可见古人何等器重于竹 。 明人 赵南星许多著作都是刻在竹板上而留存至今 , 清代郑板桥善画 竹 ,许多姿态祥奇异的竹卷成为传世珍品 ,被国内外抢手珍藏 。
郭迎筠同志 ,品德高尚 , 人如翠竹 , 笋未出土先有节 , 高 杆百尺仍虚心 。 她一生勤勉奋进 , 追求卓越 , 其精神真是难能 可贵令人钦敬。


自古至今 , 竹之品格 , 被历代名人颂扬 , 不无道理 , 我们 愿以竹之洁雅 、 谦诚 、 耿直之灵性为崇敬 , 在郭老师和诗礼家 风熏陶下 , 女儿刘晓慎也是多才多艺 , 现在雄安新区工作 , 业 余时间 , 酷爱国粹文化 , 写了许多诗词和散文 , 初露锋芒 , 彰显出教师家庭出英才的典型特征 。 在此 《 竹韵萍踪 》 诗文集中 , 把郭迎筠母女二人的诗词作品,汇集成册,以便交流、学习 , 激励诗兴 。 为传承弘扬诗词文化艺术 , 努力学习 , 创作 , 为祖 国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添上一片叶一朵花 , 就心满意足了 。 但愿 郭老师宝刀不老,创作与日常新。
高邑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刘宗甫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