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评论

  • 关注官方微信

    本地事早知道

    高邑在线官方微信
  • 下载APP客户端

    享受深度精准服务

    高邑在线APP
  • 高邑在线抖音号

    发现家乡趣味视频

    高邑在线抖音号

冷饮化了还能冻回去?高邑人千万别!超过这时间再吃等于“自找麻烦”

头像 宁宁 06-30 · 发表于高邑 511阅读

炎炎夏日,

冰品堪称“续命神器”。

但你知道吗?

冰品可能暗藏食品安全风险!

如何避开冰品风险,

做到解暑不伤身?


图片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冰品的三大“高危雷区”




01
微生物超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要求对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等冷冻饮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限量做了明确要求。但实际生产生活中,生产灭菌不足、冷链反复冻融、卫生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冰品中的微生物超标。如果不慎食用,则可能引发腹泻、呕吐等食源性疾病。


图片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02
细菌“爆表”

冰品中富含糖分和水分,简直是细菌的“天堂”。当冰柜没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18℃以下时,会让本应“冬眠”的细菌慢慢苏醒过来。冰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反复冻融(比如断电或冰柜开关频繁),就像给了细菌“复活”和疯狂繁殖的机会,产品细菌数量将猛增翻倍!




03
营养不足

虽然国标对冰激凌、雪糕中的乳脂含量有要求,部分雪糕、冰淇淋企业还声称使用优质乳制品,但个别企业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用植物蛋白替代乳粉,或配方失衡导致营养缩水。



安全吃冰“四步法则”




选购法则——火眼金睛避雷区




  • 一看资质:


认准包装上“SC”生产许可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拒购“三无”产品。


  • 二查状态:


警惕反复融冻,如出现包装破损、冰品表面或包装内出现很多粗糙的冰晶、包装纸粘在冰品上,很难撕开、冰品形状扭曲变形等迹象,最好不要购买。


  • 三读标签:


警惕“0蔗糖”陷阱,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的“总糖”(低糖≤5g/100g);配料表前三位优选“生牛乳、稀奶油”,反式脂肪酸标注为“0”。





储存法则——关注温度要求




  • 家庭冰箱:


冷冻室≤-18℃,开封后24小时内吃完,独立密封存放。


  • 便利店:


优先拿取冰柜底层的产品(温度更稳定),尽量避开阳光直射的开放式冰柜。




图片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食用法则——黄金时间与禁忌




  • 融化预警:


冰品融化超过1小时,致病菌进入快速繁殖期,切勿食用。 

 

  • 场景禁忌:


运动后立即吃冰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痉挛;正餐后立即食用可能易引发胃肠炎。





标签法则:看懂国标更健康




冰淇淋和雪糕都是冰饮中的“明星”,但他们执行的国标可不一样哦;


冰淇淋按照国标GB/T 31114要求,乳脂≥5%,口感绵密;


雪糕则是对应国标GB/T 31119,含水量高,热量可能较低;


另外,看到配料表中“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字样需警惕,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




图片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冰品安全不是“开盲盒”,

而是技术活。

请牢记《夏日冰品安全指南》:

选购细看证与形,

储存严控冷如冰。

融化超时切莫碰,

标签陷阱要辨清。

四招牢记心安宁,

今夏吃冰乐盈盈!


来源:人民网科普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载高邑在线APP 查看全部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城市号”合作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精彩评论 0

头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客服 客服

客服

高邑在线客服 客服 高邑在线客服 客服

15530128919

在线时间:8:30-17:30

高邑在线客服微信

客服二维码

微信 微信

微信

高邑在线官方微信

官方二维码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

高邑在线APP

APP客户端下载

置顶 置顶

置顶